曾經見過一條口試題目叫做:拒絕的藝術。

拒絕,的確是一件難事,

要在不違背自己心中所想與不傷害朋友感情之間的情況下取得平衡,

是一件高深莫測的事。

雖然拒絕的藝術是說話的藝術的一種,

但先別扯到「拒絕」,其實就連單純說一句話都存在著很高的學問。

例如一句:「嘩!你咁大個黑眼圈既?前世熊貓黎嫁?」

如果分別由三個同學說出口,可能會給我們三種截然不同的感覺。

我們可能會覺得同學A風趣幽默,同學B爽朗率直,

但可能認為同學C口沒遮攔,十分討厭。

這當中被很多個因素影響,說話者的語氣、表情、語速,

甚至聆聽者先入為主的想法,都會影響這句說話的意思。

但沒法子,感覺或感受這樣東西從來都很主觀,

沒有一個客觀標準。

這句句子如果由一百個人說出口,

就有可能給予我們一百種不同的感覺。

因此,面對不同的人,我們可能需要不同的語氣。

然而,我們不可能無時無刻都計算好用怎樣的語氣面對怎樣的人,

一方面自己會累,另一方面真實的自己可能會被埋沒。

但作為聆聽者,也沒理由要求別人改變。

說到底,還不是互相遷就!

我們每一個人說不定也因為「不懂說話」,曾經傷害別人而不自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risming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